问题
四圣谛是什么?
回答
四圣谛是佛教的基本信仰。根据传统,乔达摩佛在启蒙之后的第一次布道是对这些概念的描述。根据佛教的思想,相信这些想法并不像经历它们那么重要。除了相信转世(轮回)和涅槃,四圣谛还塑造了几乎所有形式的佛教思想。这四个概念,简而言之,就是1)苦难的现实,2)世界的无常,3)消除欲望的解放,以及4)遵循八正道的必要性。
第一个圣谛,也被称为苦的原则,声称活着就是受苦。这个术语可能令人费解,因为佛教并没有声称所有的经历都是不愉快的。苦的概念更微妙,暗示着诸如焦虑、沮丧或不满等想法。这是佛教的核心信仰,所有其他信仰和实践都是基于第一圣谛。佛教徒相信,苦解释了人类的错误:因为有错误的欲望而造成的痛苦,尤其是渴望那些只是暂时的事物。这个问题在第二个圣谛中阐明。
佛教的第二个圣谛,也被称为"无常"("暂时的")或"贪爱"(渴望),认为宇宙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永恒的或不变的。事实上,连自我都不是永久的或不变的。这是佛教对人类为何如此的解释。既然痛苦是由于渴望暂时的东西,因此所有的欲望最终都会导致痛苦。即使是积极的欲望也会使轮回和受苦延续下去。为了克服这一点,我们必须了解第三个圣谛。
第三个圣谛是,摆脱痛苦、死亡和重生循环的唯一途径是完全消除对世俗事物的欲望。佛教认为这是"我们如何纠正人类的错误"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实践中,第三个圣谛要求我们绝对消除所有欲望,好的,坏的,或者其他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可以在第四个圣谛中找到的。
第四个圣谛是,遵循八正道可以消除欲望。佛教"如何"纠正人类错误的计划可以在这里找到。八正道被定义为正确的观点、正确的意图、正确的言语、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生活、正确的努力、正确的意识和正确的冥想。
按照佛教的说法,一个人可以通过运用四圣谛、活出八正道来结束轮回和受苦的循环。这导致一个人进入一种状态,完全丧失了所有的欲望、渴望、执着或沮丧。这种"虚无"的状态被称为涅槃,是佛教徒通往天堂的选择。达到涅槃的人不再作为个体存在,而且停止了重生和再死的轮回过程。
与大多数主要的世界观一样,并非所有关于四圣谛的事情都与圣经完全相反。错位的欲望是焦虑和罪恶的主要来源(罗马书13:14;加拉太书5:17)。凡人的生命必然会发生变化,它是短暂的(雅各书4:14)。此外,投资那些非永久性的东西是不明智的(马太福音6:19-20)。然而,在永恒的状态和转变的过程中,四圣谛与圣经的基督教大相径庭。
圣经教导我们,神是永恒的,与他在天上的人将永远享受这一状态(马太福音25:21;约翰福音4:14;10:28)。同样的永恒的意识——没有喜乐——应用于那些选择拒绝神的人身上(帖撒罗尼迦后书1:9)。他们的命运被描述为一种有意识的、个人的痛苦状态(路加福音16:22-24)。佛教教导我们,我们的永恒要么是无尽的轮回,要么是不再存在的遗忘。圣经上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希伯来书9:27)。
基督教和佛教都教导人们需要改变他们的欲望和行为,但只有基督教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点。在佛教中,人们被要求通过自我指导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欲望。不幸的是,这意味着一个人必须有摆脱欲望的渴望,这是一个内在的难题。想要摆脱欲望的佛教徒仍然渴望得到某些东西。佛教也无法回答一个人如何改变一颗不愿意改变和自欺的心(耶利米书17:9;马可福音9:24)。基督教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答案:救世主不仅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哥林多前书6:11),而且改变了我们想要做的事(罗马书12:2)。
佛教和基督教信仰之间还有很多不同之处。当佛教教导人们生活是痛苦的时候,圣经却说生活是要享受的(约翰福音10:10)。佛教认为自我需要被消灭,然而圣经说每个人都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创世记1:26-27;马太福音6:26)以及在人死后,自我还在延续(约翰福音14:3)。
English
四圣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