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s icon
share icon

傳道書


作者:傳道書沒有明確其作者是誰。 有幾個章節表明所羅門寫了這本書。書中也有線索表明可能在所羅門死後幾百年由不同的作者寫了此書。傳統上仍然相信它的作者是所羅門。

寫作日期:所羅門作以色列的王大概在西元前970年至西元前930年間。傳道書似乎寫于其統治的末期,約西元前935年。

寫作目的:傳道書是一本關於展望的書。「傳道者」或「老師」的獨白揭示了在世俗事務中尋找快樂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沮喪後果。此書讓基督徒們透過一個聰明人的眼睛看到在暫時、人為的事物中尋找生命意義的後果 。基本上每種形式的世俗快樂都被傳道人體驗,但沒有一個帶給他生命的意義。

最終,傳道者接受了相信神才是唯一找到生命意義的途徑。他決定接受生命短暫、沒有神便毫無價值的事實。傳道者勸誡讀者要仰望神而不是短暫的快樂。

關鍵經文:傳道書1:2,「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傳道書1:18,「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傳道書2:11「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

傳道書12:1,「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紀念造你的主。”

傳道書12:13,「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

概述:傳道書中經常重複兩句話。那個經常出現的詞被譯作「虛空」,用來強調屬世事物的暫時性特徵。最終,即使最可觀的人類功績也會被遺棄。「日光之下」這個詞出現了28次,指的是人類世界。當傳道者指「日光之下的萬物」時,就是指地上暫時的人類事務。

傳道書的前七章描述了傳道者試圖在「日光之下」即世上的萬事中尋找滿足。他嘗試了科學發明(1:10-11),智慧和哲學(1:13-18),歡樂(2:1),酒(2:3),建築(2:4),財產(2:7-8),和奢侈(2: 8)。傳道者著眼于不同的哲學以尋求真諦,比如物質主義(2:19-20),甚至道德法典(包括8-9章)。他發現一切都是虛空,如果沒有神,暫時讓注意力分散毫無意義並不會持久。

傳道書8-12章描述了傳道者對應該如何生活提出的建議和看法。他得出沒有神、就沒有生活真諦的結論。他見識了很多邪惡,意識到即使人類最偉大的功績從長遠看也毫無價值。因此他勸導讀者從小就要認識神(12:1)並服從神的旨意(12:13-14)。

預示:要解決傳道書裡描述的一切虛空,答案是基督。根據傳道書3:17,神審判義人和惡人,只有在基督裡是稱義的(哥林多後書5:21)。神把永生的願望放在我們心裡(傳道書3:11),並藉著基督為我們準備了通往永生的道(約翰福音3:16)。我們被警醒為世上的財富奮鬥不單是虛空而且也不會滿足(傳道書5:10),但即使我們得到了財富,沒有基督便失去了靈命,那又有什麼益處呢(馬可福音8:36)。最終,只有基督可以治癒傳道書中描寫的所有失望和虛空,他是神的智慧和生命中找到的唯一真諦。

實際應用:傳道書給基督徒提供了了解那些不認識神的人因空虛絕望產生的糾結。那些不信基督的面對著終將結束並變得毫無干系的生命。如果沒有救恩,沒有神,不但不會有生命,而且沒有生命的目的和方向。如果離開神,「日光之下」這個詞令人沮喪、冷酷、不平、短暫、「徹底沒有意義」。但是有了基督,生命就是只有通過他,便能到達天堂得享榮耀的引子。

English




返回中文首頁

傳道書
分享此頁面: Facebook icon Twitter icon YouTube icon Pinterest icon Email icon
© Copyright Got Questions Ministries